米乐|米乐·M6(中国大陆)官网登录入口
丹阳日报 | 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淑斌: “碳”索不止,创新步履不停
发布时间:2023-05-23     作者:郡玉 许芳   分享到:


image.png

清爽的短发,随和的笑容,保留着科研工作者的朴素,在聊起工作时,却浑身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这是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碳纤维事业部研发中心总监张淑斌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2020年获聘陕西化工集团专家,2021年在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以“新一代高性能碳纤维工程项目”获铜奖,2022年获江苏省创新创业优秀博士后称号……参加工作近15年,张淑斌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用行动书写恒神人的责任与担当,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争做战略落地的开拓者、践行者、推动者,先后参与了国家新材料研究和产业化专项、中国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导向计划项目、江苏省重点技术创新导向计划。

今年,张淑斌获得“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勇于开拓 带领团队创新发展

创新永无止境,张淑斌且思且行。碳纤维行业是高科技行业,很多领域都有创新需求。随着相关技术的迅猛发展,张淑斌意识到一个问题:由于上浆剂研发技术门槛高,一般的技术人员都信奉国外产品,大家的思维被禁锢了。

“谁说我们不能自主研发上浆剂?”当时已经有较丰富专业知识及现场经验的张淑斌偏不信“邪”。在积极学习国内外上浆剂先进工艺的基础上,张淑斌与团队成员突破固定性思维,仔细论证分析上浆剂与碳丝匹配的参数,通过修改配方、调整数据,终于突破上浆剂的核心技术,实现公司上浆剂国产化替代超过95%,降低成本三分之二,保证了供应链的安全,改变了上浆剂大量外购的现状。

当下,张淑斌和他的团队还在齐心合力、专心致志对优化上浆剂等相关领域的卡脖子难题进行深入研究,力争为公司整体发展战略提供技术保障。已经取得较大成绩,为何还要深入研究?面对记者的疑惑,张淑斌表示,如今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极快,创新的速度也必须跟着加快,有很多东西需要去了解、去学习、去改进。“我们必须时时保持敞开的心态、学习的心态,突破并超越原有的经验,主动学习更多、更新的知识,开阔眼界,拓展思维,这样才能完成转型,发现问题,不断创新。”张淑斌经常这样激励团队成员。

求真务实 率领团队攻坚克难

在突破上浆剂的理论研发后,张淑斌还“多线程”地推进一项没有发明先例、可借鉴范例不多、属于开创性发明的创新工作。谈及为何在原本忙碌的工作中给自己增加更多工作量,张淑斌告诉记者,作为一名研发工程师,面对日新月异的创新速度,他意识到自己与新技术、新事物的差距,更会不由地产生一种焦虑感,这种焦虑促使他不断主动学习,而在认知新事物、汲取新知识的过程中,他也会感觉到乐趣。

“在碳丝的生产及产品应用情况反馈中,我们发现,碳纤维成型过程中存在易产生毛丝、易断纱、树脂含浸效果差及缠绕制品性能发挥不充分等方面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成立了攻坚团队。”在研发团队攻关项目时,张淑斌总是冲在最前面,夜以继日带领团队处理现场遇到的问题。

那段时间,长时间的蹲点现场、随时随地处理突发状况成了张淑斌的日常。

一次次材料配比,一次次开会探讨,一次次实践检测、收集数据、不断调整修改,也同样面临着一次次的失败,如此循环往复的过程,张淑斌和他的团队经历了上百次。张淑斌感慨道,那段时间,团队所有人就像被拧上了发条,有着不达目标不放弃的韧劲。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研究和实践,最终攻克了材料配比、工艺参数等难题,研发出专利“缠绕成型用碳纤维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据介绍,该专利创造性提出对纤维束的幅宽和线密度的比值K进行限定,通过调节上浆和干燥时的参数,控制K值在6.5~8.5之间,能够保证纤维束对树脂含浸的均一程度高,成型体的厚度均一性佳,进而使得碳纤维束在芯轴上紧密排列不产生缝隙,显著提高碳纤维在缠绕成形体中的强度转化率。最为不易的是,这一核心技术要点,在此前所有专利中均未有提及,而是通过大量的试验工作后提出的基础性专利。目前,该专利主要应用于江苏恒神生产的HF30级碳纤维,不仅大幅提高了缠绕成型品的耐压强度,满足了缠绕领域对高性能、低成本碳纤维的要求,对促进碳纤维复合材料压力容器在汽车制造、能源工业等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更具有重要意义,助力恒神实现产品产量和销售额“双增长”。

人才引领 带领科室践行初心

注入育才“催化剂”,跑出人才“加速度”。张淑斌完善人才选拔、培养、管理、退出机制,严格把关,校招时,他主动到公司招聘现场“选苗”,为部门人才队伍建设储备力量。秉承“人才来自一线,一线培养人才”的理念,张淑斌经常下车间指导,为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快速成长创造条件,力争“做精部门、做强车间”。

“创新永远在路上,我将始终保持奋斗者的本色,坚持务实创新,为客户、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已取得众多佳绩的张淑斌说,在工作中,他将不忘初心,深耕“碳”海,在科研创新之路上“碳”索不止。